近日,昭通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黄小涛老师科研团队在青藏高原草地碳储量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Grazing decreases carbon storage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grasslands”为题发表在Nature集团旗下期刊《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上,昭通学院为第一单位,黄小涛老师为第一作者。
青藏高原草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在碳固存方面也具有关键作用。然而,放牧如何影响青藏高原草地碳储量,此前一直缺乏系统评估。黄小涛老师及其团队运用多层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Biome-BGCMuSo),对1979—2018 年间放牧如何影响青藏高原草地碳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放牧情景下,1979—2018年青藏高原草地年平均植被碳密度为46.07±7.19gC/m²,年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3789.79±17.08gC/m²;尽管不放牧和放牧两种情景下,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碳和土壤有机碳年际变化都呈波动增加趋势,但放牧情景下的增速明显小于不放牧情景;1979—2018年放牧导致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碳损失21.63Tg,土壤有机碳损失108.83 Tg;放牧降低了青藏高原大部分草地区域的植被碳密度和土壤有机碳密度,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放牧强度较高的西南和东北地区。该研究为优化青藏高原草地放牧管理、提升其固碳能力提供了重要科学参考。
来源: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一审:郝 斌
二审:程立君
三审:郎大田